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平安出行“保护神”
市法治报告团 杨志浩
一、车辆迅猛发展与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导入视频:(视频1分30秒)
汽车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舒适和惬意,那么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驶入寻常百姓的家庭,与汽车随行的车祸也在城乡道路四处游走。它出没无常,凶残暴虐,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出现了一幕又一幕惨烈的人间悲剧,它让多少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它让多少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它让多少青少年惨遭夭折。就像没人敢夸口自己从来不得病,车祸与自己无关。不论什么人,不论什么时间,只要我们坐在车里,走在路上,就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守法自律,这是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更是车轮对生命的警告!
据统计:截至 2021年10月。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4.78亿人。我市常住人口已达1031余万,机动车保有量达307万辆,驾驶人404万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我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从国民整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法治和安全意识不强,往往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安全形势比较严峻。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全国每四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唐山大地震,全省平均每天有十多人要死于车祸,我市尽管管理很严格,日均仍然有一个多人会命丧车轮下。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确不容小觑!每一起悲惨事故的背后,都有隐隐的心痛,都有阵阵的后悔,都有苦涩的泪水,都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出行安全,涉及每一户家庭,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人生必修课。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之一。美好人生,必定是“零事故、零伤害”。当我们步入高中阶段,对依法遵守交通规则应当具有更多的认知和理解。
导入图片:(图片、视频15秒)
生命关乎天,死者不复生——一张妈妈驾驶电动车走快车道不幸被汽车撞倒,一位坐在车后的男同学脑部着地,顿时血流满地,瞬间失去生命体征。这是悲剧发生时的照片。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违反非机动车禁止驶入快车道的有关法规,是酿成这起交通意外的重要原因。事发后,家里闻讯赶来的婆婆、奶奶,看到眼前这一幕都是万般无助和悲痛。
二、把握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参与者
导入视频:(视频1分30秒)
什么是道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俗话说,“道路人车来往多,各行其道有规则。”不论是在何种道路,采用何种交通方式出行,都应该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交通参与者包括在交通工具中处于动态的人群或即将进入动态的人群,以及交通运输者和交通管理者,即开车人、坐车人、出行人与交通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群。
三、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保护神”在哪
导入视频(视频30秒)
在法!对!法产生于绝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为保护大多数人的正常行为利益,将绝大多数人的正常行为习惯整理规范化、条文化、最大程度地保护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利益及安全。
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保护我们平安出行的是哪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的,亦被人们喻为是平安出行的“保护神”。这部法律条款要求我们从小自觉养成守法自律、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充分认识到参与交通守法的重要性和违法的严重危害性。其中,掌握预防与避险能力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下面,我围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十个有关类别规定和出行风险为主要内容,用学生中易发、多发的事件与典型案例来剖析、互动,来加深理解消化,提升同学们的感悟和理性认识。
导入视频:
1、汽车体积大、速度快、冲力强。稍有不慎,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学们知道吗?(视频15秒)。
有人把柏油马路比喻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并不过分:一个路口,红灯亮了,两侧过街的人都停下,等待绿灯通过。此时有两人在斑马线上无视快速行驶的车辆,有说有笑,只看左侧没有来车,一路小跑闯红灯通过,当行进至路中间时,却被右侧来车撞飞,两人均受伤骨折,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给了我们以惨痛的教训。 警示:如果两人到了路中间在等待区停下,或者注意向右看看,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导入视频:
2、斑马线不等于安全线、开启车门有危险,你知道吗?(视频3分钟)
同学们:当行人过斑马线时有车停下让行,此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快速通过就是对于这份礼节的回应。那么,你是否知道这样做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吗?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女士要从斑马线上通过,这里我们发现第一车道内有小汽车停车让行。此时,如果你有三个选项,你会选择哪一项呢?A.车让人,人抓紧小跑通过;B.在路边等待;C.边走边停边看,小心通过。相信您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如果你选择了第一种方式,那么危险就离你不远了。当你准备步行通过斑马线时,发现有车停下来让你,出于礼貌,你得抓紧通过斑马线,然后小跑,可是让你的车辆恰好遮挡了快车道视线后方,白车并没有发现,也未减速观察,而你又急于通过,结果导致了“鬼探头”事故的发生。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如果选择第三种,那您就是正确的,当有车停下来让你,你也不要加速通过,应该边走边看,再次观察来车方向,先看左侧来车,再看右侧来车,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再让我们来看看另一组类似的案例:一天,张某驾车沿大道由北向南行驶至某医院门口路段时,与沿人行横道由西向东行驶的陈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陈某脾脏破裂,多发性肋骨骨折。张某驾驶机动车途经人行横道,时速达60公里每小时,加速通过人行横道线,而陈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人行横道未下车推行,未注意观察,导致“鬼探头”事故的发生。通过上述两起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行人在通过斑马线时有绝对的优先权,但是,同学们一定要知道这样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第一,机动车驾驶人未减速避让的风险。多辆机动车同向行驶中临近斑马线时,存在车辆间视线相互遮挡情况,发生“鬼探头”事故;
第二,非机动车在斑马线上行驶的风险。非机动车驾驶人认为自己在斑马线通行,具有与行人同样的优先通行权,放松了两侧观察,贸然加快通行酿成事故;
第三,行人在斑马线通行时未注意的风险。行人在斑马线通行时具有优先通行权,往往忽视交通安全,走路不注意观察,猛跑或者摆弄手机,除了上述我们所讲的行人在斑马线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外,作为驾驶员也要时刻警惕斑马线上随时出现的“鬼探头”,途经斑马线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停车礼让。我们驾驶电动自行车时也应遵循这个规则哟。
在避免“鬼探头”的情况下,还要防止“开门杀”。骑车上路不注意观察。一名中学生骑车上路,撞在车门上,造成翻滚受伤。因此,骑车上路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谨慎骑车,中速行驶。经过车门时要保持距离,防止车门突然开启,撞击受伤;那么,乘坐车辆开启车门时,要在驾驶员观察指导下,先开启一点车缝观望、确认无碍后,方可开门下车,防止因车门突然开启导致“开门杀”。
警示:斑马线不等同于安全线,行人在过斑马线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争不抢,避免“鬼探头”,开车门谨防“开门杀”。
导入视频:
3、通过路口时,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车辆和行人先行,你知道吗?(视频8秒)
骑车左转弯不让直行车辆发生车祸。一位女中学生下午放学回家,骑车经过路口绿灯时,因违反“转弯的非机动车让直行车辆优先通行”的规定被撞,还要依法负责。再看一个路口绿灯时,一名高中生驾驶摩托车不让直行车辆先行,被正常行驶的直行车辆撞飞,上演了路面“翻跟头”,险些酿成悲剧。再看看一名中学生驾驶电动自行车带着另一名同学,通过路口时,因车速过快,来不及刹车直接撞到了相向左转弯的混凝土搅拌车,造成两人重伤。
警示:驾驶车辆一定要严格遵守转弯车辆让直行车辆先行的法律规定!
导入视频:
4、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你知道吗?(视频27秒)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电动平衡车禁止上路骑行。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哦!请看一少年违法骑电动车上路惨遭不幸。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少年,在机动车道骑行时,没有注意到左右方向来车,只顾向前,并在转弯后渐渐向马路中央的机动车道靠近,而一辆蓝色货车从他后方直行,少年骑车轨迹正好处于蓝色货车视角盲区,惨剧就这样发生了。被撞孩子年仅14岁。
警示:违反不满16周岁不准驾驶电动自行车法律规定,付出了生命代价!
导入视频:
5、驾驶机动车,包括摩托车必须年满18周岁,并取得驾驶证,方可驾车上路,你知道吗?(视频54秒)
同学们,让我们来看,新闻记者关注的一起两名高中生发生惨烈交通事故的现场。事故发生在太原市玉门河下穿通道,当记者赶到现场的时候,就看到了路面有一摊的血迹,而且有一辆摩托车倒在地上,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当时120救护车拉走的一位伤者,还穿着校服,那么这起事故是如何发生的?伤者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呢?我们共同来了解。记者晚上8:30来到了玉门河地下通道,在这儿看到路面上有大摊的血迹,事故交警已经赶到了现场。了解到:车上共有两个人,他们骑着这辆白色的车,经过下穿通道,突然发生了事故,能看到地面上留有轮胎印和刹车痕迹。6:15左右,估计那会儿刚放学,记者靠近现场后看到,倒在地上的是一辆摩托车,周围并没有其他的设施、车辆和人员。据路人描述,被120拉走的伤者穿着校服,一人当场就没有了生命体征,另一人情况不明。
学校老师赶到现场,讲学校不让学生骑电动车,更别说是摩托车了。出事的是一名在校的高二学生。
记者: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年满18周岁,而且要经过培训和考核,领取驾驶执照方可驾车出行。
总结:这样的意外让每个人都特别地痛心啊。很多人都在问,如果当时孩子没有骑摩托车,没有出现在不该出现的道路上,如果他们当时有佩戴头盔,这样的意外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呢?前车之鉴啊,血的教训足以让我们警醒了。
警示:无视校规违法驾车出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痛定思痛!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戴头盔究竟有多重要!(视频30秒)
233国道发生一起电动车与轿车相撞事故,由于轿车车速较快,电动车骑手被撞腾空后摔倒,电动车也划出了几十米远。幸运的是,骑手佩戴头盔,头部伤势较轻;再看一辆直行的轿车在通过路口时,与一辆正在转弯的电动车发生了碰撞,由于骑手没戴头盔,倒地时头部受到重创,最终不治身亡。两名骑手当中戴头盔的平安无事,另外一位则因为没有戴头盔,头部遭到重创,最终因为颅脑损伤去世。由此可见戴头盔的重要性!
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只允许搭载16岁以下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也应佩戴头盔。这主要是考虑电动车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2019年南京市发生的死亡交通事故中,涉及电动自行车的占49.9%,81.6%的骑乘人员死于颅脑受损,死者中95%以上,未佩戴头盔,而正确佩戴头盔的骑乘人员在交通事故中无一死亡。
警示:依法正确佩戴头盔是保护生命、降低风险的有效举措。
导入视频:
6、驾驶小客车有盲区,驾驶大货车也有盲区,你知道吗?(视频30秒)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演示:老师坐在驾驶位置,开车前观察一下左、右、前方无碍,觉得可以开车时,真实情况是这样吗?车子周边都安全吗?下车看个细致,结果发现,车前、车左、车右,以及车后都站着9个以上学生,而驾驶员没有看到。然后再换个立体角度,直观地看一下视野盲区。作为学生,一定要远离此类货车,不能在周边玩耍,即使车停在那里也不可以;作为孩子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无论是骑行自行车,还是电动车,或是私家车,都一定要与这些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不争不抢让出一份安全。而作为这些车的驾驶员,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力避免因为视线盲区而引发交通事故。
警示: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货车有盲区,你我要远离!
导入视频:
7、驾驶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十分危险,你知道吗?(视频34秒)
为了赶时间,抄近路逆行,结果被卷入了公交车的车底。这样惊险的一幕发生在街头,我们来看一下事故视频:当时一辆公交车行驶到路口实施右拐弯时,一辆沿着大道由南向北逆行的电动车突然出现,两车避让不及发生碰撞,电动车驾驶员连人带车被卷入公交车车底。好在电动车驾驶人在即将被后轮碾压时,公交车驾驶员及时刹住了车,有惊无险。女中学生逆行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负事故主要责任。电动车驾驶人17岁,某地高中女学生。事发当时,她为了赶着去上学,选择逆行抄近路,结果不慎发生车祸、住进医院、误了学业、急坏了家人。
警示:守法保护人们出行安全,违法极易酿成人生悲剧!
导入视频:
8、驾驶车辆在道路上附身并行、追逐、曲折竞驶非常危险,你知道吗?(视频48秒)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穿校服的中学生在骑车放学回家途中存在着相互追逐,嬉戏打闹,并排骑行及逆向行驶,不能按规定车道行驶,车速过快,而引发相撞的交通事故。有的甚至勾肩搭背在人来车往的马路上表演杂技,还有的学生骑车玩手机,边骑车边吃零食,面对机动车和其他车辆,他们视若无睹。中学生这个阶段,意识行为不够成熟,自我管控能力较差,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违反交通法规,引发交通事故。
警示:同学们参与交通,往往一个小小的违法随意,会带来惨痛的后果!
导入视频:
9、闯红灯严重危及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你知道吗?(视频15秒)。
一个路口,从现场的视频监控可以看到红灯亮起,自行车、电瓶车都停在斑马线旁等候。这时,一名女高中生骑车自行车和另外一辆三轮电动车闯红灯,当三轮电动车驶过马路时,由西向东驶来一辆油罐车,小女生出于本能躲避了一下。从另外一个监控探头,我们可以看到,这辆油罐车在经过该路口时闯黄灯加速行驶,在遇到小女孩时,急转方向盘作了紧急避让,所幸,该事故没有发生。
警示:违法闯红灯危险,闯黄灯同样危险!
导入视频:
10、安全带是生命之带,它的作用有多大,你知道吗?(视频40秒)
系了安全带人就可以被牢牢固定在座位上,否则一旦发生交通意外,乘车人如果没系安全带,往往会被甩出车外。一辆小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不慎撞到路旁隔离护栏,由于没有系安全带驾驶,被甩出车外,而坐在后排的小孩因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幸免于难;另一台黑色小车因避让其他车辆,撞上了旁边护栏,后排人员因没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有调查数据显示:一起可能致人死亡的车祸中,安全带的作用可使车内人员的生还机会提高60%,发生正面撞车时,系了安全带可以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以减少死亡率44%;翻车时,可以使死亡率减少80%。
警示: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乘车依法系安全带的好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
导入视频:
同学们,安全带也是生命之带!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次,在广澳高速公路三角路段,一辆正常行驶的白色厢式货车突然失控,从最右侧车道撞到最左侧车道上一辆正常行驶的黑色轿车。白色货车损坏,而黑色轿车被撞后,车身在桥上翻滚数圈,更让人心惊的是车身并没有停下,而是翻滚后坠落20米深的桥底,轿车横架在水渠之上,车身严重扭曲变形。车里一共有四人,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他们已经自行从车里爬了出来,随后救护车将四名伤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事后交警了解到,事发当时,两车的司乘人员均佩戴安全带,虽然车辆经过猛烈翻滚后又坠落桥底,但是在安全带的作用下,司乘人员并没有被甩出车外,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伤,保住了性命。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自救,你们知道吗?
导入视频:(视频15秒)
发生交通事故应该怎么办?
发生事故千万不要“私了”,要就近寻求叔叔阿姨的帮助,及时通知自己的父母或老师,他们的电话号码要牢记!拨打“110”、“122”报警。一定要牢牢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颜色、大小等特征,以防肇事车辆逃逸。不要轻易移动伤者和车辆,保护好现场,确实需要移动的,也要划好详细标记,固定好现场证据。
今天《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平安出行“保护神”》,从三个方面、十个类别的内容给大家一个提示,希望能给同学们今后的安全出行和家庭幸福带来帮助。
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沐浴着习近平新时代党的阳光雨露,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少年立志、童心向党,好好学习,茁壮成长,从小自觉养成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成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最后,祝大家:每天高高兴兴来上学,平平安安回到家!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啦,同学们,再见!
导入视频:(视频1分30秒)
汽车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舒适和惬意,那么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驶入寻常百姓的家庭,与汽车随行的车祸也在城乡道路四处游走。它出没无常,凶残暴虐,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出现了一幕又一幕惨烈的人间悲剧,它让多少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它让多少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它让多少青少年惨遭夭折。就像没人敢夸口自己从来不得病,车祸与自己无关。不论什么人,不论什么时间,只要我们坐在车里,走在路上,就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守法自律,这是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更是车轮对生命的警告!
据统计:截至 2021年10月。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4.78亿人。我市常住人口已达1031余万,机动车保有量达307万辆,驾驶人404万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我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从国民整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法治和安全意识不强,往往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安全形势比较严峻。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全国每四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唐山大地震,全省平均每天有十多人要死于车祸,我市尽管管理很严格,日均仍然有一个多人会命丧车轮下。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确不容小觑!每一起悲惨事故的背后,都有隐隐的心痛,都有阵阵的后悔,都有苦涩的泪水,都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出行安全,涉及每一户家庭,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人生必修课。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之一。美好人生,必定是“零事故、零伤害”。当我们步入高中阶段,对依法遵守交通规则应当具有更多的认知和理解。
导入图片:(图片、视频15秒)
生命关乎天,死者不复生——一张妈妈驾驶电动车走快车道不幸被汽车撞倒,一位坐在车后的男同学脑部着地,顿时血流满地,瞬间失去生命体征。这是悲剧发生时的照片。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违反非机动车禁止驶入快车道的有关法规,是酿成这起交通意外的重要原因。事发后,家里闻讯赶来的婆婆、奶奶,看到眼前这一幕都是万般无助和悲痛。
二、把握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参与者
导入视频:(视频1分30秒)
什么是道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俗话说,“道路人车来往多,各行其道有规则。”不论是在何种道路,采用何种交通方式出行,都应该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交通参与者包括在交通工具中处于动态的人群或即将进入动态的人群,以及交通运输者和交通管理者,即开车人、坐车人、出行人与交通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群。
三、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保护神”在哪
导入视频(视频30秒)
在法!对!法产生于绝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为保护大多数人的正常行为利益,将绝大多数人的正常行为习惯整理规范化、条文化、最大程度地保护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利益及安全。
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保护我们平安出行的是哪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的,亦被人们喻为是平安出行的“保护神”。这部法律条款要求我们从小自觉养成守法自律、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充分认识到参与交通守法的重要性和违法的严重危害性。其中,掌握预防与避险能力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下面,我围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十个有关类别规定和出行风险为主要内容,用学生中易发、多发的事件与典型案例来剖析、互动,来加深理解消化,提升同学们的感悟和理性认识。
导入视频:
1、汽车体积大、速度快、冲力强。稍有不慎,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学们知道吗?(视频15秒)。
有人把柏油马路比喻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并不过分:一个路口,红灯亮了,两侧过街的人都停下,等待绿灯通过。此时有两人在斑马线上无视快速行驶的车辆,有说有笑,只看左侧没有来车,一路小跑闯红灯通过,当行进至路中间时,却被右侧来车撞飞,两人均受伤骨折,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给了我们以惨痛的教训。 警示:如果两人到了路中间在等待区停下,或者注意向右看看,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导入视频:
2、斑马线不等于安全线、开启车门有危险,你知道吗?(视频3分钟)
同学们:当行人过斑马线时有车停下让行,此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快速通过就是对于这份礼节的回应。那么,你是否知道这样做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吗?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女士要从斑马线上通过,这里我们发现第一车道内有小汽车停车让行。此时,如果你有三个选项,你会选择哪一项呢?A.车让人,人抓紧小跑通过;B.在路边等待;C.边走边停边看,小心通过。相信您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如果你选择了第一种方式,那么危险就离你不远了。当你准备步行通过斑马线时,发现有车停下来让你,出于礼貌,你得抓紧通过斑马线,然后小跑,可是让你的车辆恰好遮挡了快车道视线后方,白车并没有发现,也未减速观察,而你又急于通过,结果导致了“鬼探头”事故的发生。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如果选择第三种,那您就是正确的,当有车停下来让你,你也不要加速通过,应该边走边看,再次观察来车方向,先看左侧来车,再看右侧来车,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再让我们来看看另一组类似的案例:一天,张某驾车沿大道由北向南行驶至某医院门口路段时,与沿人行横道由西向东行驶的陈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陈某脾脏破裂,多发性肋骨骨折。张某驾驶机动车途经人行横道,时速达60公里每小时,加速通过人行横道线,而陈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人行横道未下车推行,未注意观察,导致“鬼探头”事故的发生。通过上述两起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行人在通过斑马线时有绝对的优先权,但是,同学们一定要知道这样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第一,机动车驾驶人未减速避让的风险。多辆机动车同向行驶中临近斑马线时,存在车辆间视线相互遮挡情况,发生“鬼探头”事故;
第二,非机动车在斑马线上行驶的风险。非机动车驾驶人认为自己在斑马线通行,具有与行人同样的优先通行权,放松了两侧观察,贸然加快通行酿成事故;
第三,行人在斑马线通行时未注意的风险。行人在斑马线通行时具有优先通行权,往往忽视交通安全,走路不注意观察,猛跑或者摆弄手机,除了上述我们所讲的行人在斑马线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外,作为驾驶员也要时刻警惕斑马线上随时出现的“鬼探头”,途经斑马线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停车礼让。我们驾驶电动自行车时也应遵循这个规则哟。
在避免“鬼探头”的情况下,还要防止“开门杀”。骑车上路不注意观察。一名中学生骑车上路,撞在车门上,造成翻滚受伤。因此,骑车上路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谨慎骑车,中速行驶。经过车门时要保持距离,防止车门突然开启,撞击受伤;那么,乘坐车辆开启车门时,要在驾驶员观察指导下,先开启一点车缝观望、确认无碍后,方可开门下车,防止因车门突然开启导致“开门杀”。
警示:斑马线不等同于安全线,行人在过斑马线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争不抢,避免“鬼探头”,开车门谨防“开门杀”。
导入视频:
3、通过路口时,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车辆和行人先行,你知道吗?(视频8秒)
骑车左转弯不让直行车辆发生车祸。一位女中学生下午放学回家,骑车经过路口绿灯时,因违反“转弯的非机动车让直行车辆优先通行”的规定被撞,还要依法负责。再看一个路口绿灯时,一名高中生驾驶摩托车不让直行车辆先行,被正常行驶的直行车辆撞飞,上演了路面“翻跟头”,险些酿成悲剧。再看看一名中学生驾驶电动自行车带着另一名同学,通过路口时,因车速过快,来不及刹车直接撞到了相向左转弯的混凝土搅拌车,造成两人重伤。
警示:驾驶车辆一定要严格遵守转弯车辆让直行车辆先行的法律规定!
导入视频:
4、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你知道吗?(视频27秒)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电动平衡车禁止上路骑行。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哦!请看一少年违法骑电动车上路惨遭不幸。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少年,在机动车道骑行时,没有注意到左右方向来车,只顾向前,并在转弯后渐渐向马路中央的机动车道靠近,而一辆蓝色货车从他后方直行,少年骑车轨迹正好处于蓝色货车视角盲区,惨剧就这样发生了。被撞孩子年仅14岁。
警示:违反不满16周岁不准驾驶电动自行车法律规定,付出了生命代价!
导入视频:
5、驾驶机动车,包括摩托车必须年满18周岁,并取得驾驶证,方可驾车上路,你知道吗?(视频54秒)
同学们,让我们来看,新闻记者关注的一起两名高中生发生惨烈交通事故的现场。事故发生在太原市玉门河下穿通道,当记者赶到现场的时候,就看到了路面有一摊的血迹,而且有一辆摩托车倒在地上,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当时120救护车拉走的一位伤者,还穿着校服,那么这起事故是如何发生的?伤者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呢?我们共同来了解。记者晚上8:30来到了玉门河地下通道,在这儿看到路面上有大摊的血迹,事故交警已经赶到了现场。了解到:车上共有两个人,他们骑着这辆白色的车,经过下穿通道,突然发生了事故,能看到地面上留有轮胎印和刹车痕迹。6:15左右,估计那会儿刚放学,记者靠近现场后看到,倒在地上的是一辆摩托车,周围并没有其他的设施、车辆和人员。据路人描述,被120拉走的伤者穿着校服,一人当场就没有了生命体征,另一人情况不明。
学校老师赶到现场,讲学校不让学生骑电动车,更别说是摩托车了。出事的是一名在校的高二学生。
记者: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年满18周岁,而且要经过培训和考核,领取驾驶执照方可驾车出行。
总结:这样的意外让每个人都特别地痛心啊。很多人都在问,如果当时孩子没有骑摩托车,没有出现在不该出现的道路上,如果他们当时有佩戴头盔,这样的意外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呢?前车之鉴啊,血的教训足以让我们警醒了。
警示:无视校规违法驾车出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痛定思痛!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戴头盔究竟有多重要!(视频30秒)
233国道发生一起电动车与轿车相撞事故,由于轿车车速较快,电动车骑手被撞腾空后摔倒,电动车也划出了几十米远。幸运的是,骑手佩戴头盔,头部伤势较轻;再看一辆直行的轿车在通过路口时,与一辆正在转弯的电动车发生了碰撞,由于骑手没戴头盔,倒地时头部受到重创,最终不治身亡。两名骑手当中戴头盔的平安无事,另外一位则因为没有戴头盔,头部遭到重创,最终因为颅脑损伤去世。由此可见戴头盔的重要性!
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只允许搭载16岁以下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也应佩戴头盔。这主要是考虑电动车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2019年南京市发生的死亡交通事故中,涉及电动自行车的占49.9%,81.6%的骑乘人员死于颅脑受损,死者中95%以上,未佩戴头盔,而正确佩戴头盔的骑乘人员在交通事故中无一死亡。
警示:依法正确佩戴头盔是保护生命、降低风险的有效举措。
导入视频:
6、驾驶小客车有盲区,驾驶大货车也有盲区,你知道吗?(视频30秒)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演示:老师坐在驾驶位置,开车前观察一下左、右、前方无碍,觉得可以开车时,真实情况是这样吗?车子周边都安全吗?下车看个细致,结果发现,车前、车左、车右,以及车后都站着9个以上学生,而驾驶员没有看到。然后再换个立体角度,直观地看一下视野盲区。作为学生,一定要远离此类货车,不能在周边玩耍,即使车停在那里也不可以;作为孩子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无论是骑行自行车,还是电动车,或是私家车,都一定要与这些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不争不抢让出一份安全。而作为这些车的驾驶员,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力避免因为视线盲区而引发交通事故。
警示: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货车有盲区,你我要远离!
导入视频:
7、驾驶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十分危险,你知道吗?(视频34秒)
为了赶时间,抄近路逆行,结果被卷入了公交车的车底。这样惊险的一幕发生在街头,我们来看一下事故视频:当时一辆公交车行驶到路口实施右拐弯时,一辆沿着大道由南向北逆行的电动车突然出现,两车避让不及发生碰撞,电动车驾驶员连人带车被卷入公交车车底。好在电动车驾驶人在即将被后轮碾压时,公交车驾驶员及时刹住了车,有惊无险。女中学生逆行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负事故主要责任。电动车驾驶人17岁,某地高中女学生。事发当时,她为了赶着去上学,选择逆行抄近路,结果不慎发生车祸、住进医院、误了学业、急坏了家人。
警示:守法保护人们出行安全,违法极易酿成人生悲剧!
导入视频:
8、驾驶车辆在道路上附身并行、追逐、曲折竞驶非常危险,你知道吗?(视频48秒)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穿校服的中学生在骑车放学回家途中存在着相互追逐,嬉戏打闹,并排骑行及逆向行驶,不能按规定车道行驶,车速过快,而引发相撞的交通事故。有的甚至勾肩搭背在人来车往的马路上表演杂技,还有的学生骑车玩手机,边骑车边吃零食,面对机动车和其他车辆,他们视若无睹。中学生这个阶段,意识行为不够成熟,自我管控能力较差,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违反交通法规,引发交通事故。
警示:同学们参与交通,往往一个小小的违法随意,会带来惨痛的后果!
导入视频:
9、闯红灯严重危及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你知道吗?(视频15秒)。
一个路口,从现场的视频监控可以看到红灯亮起,自行车、电瓶车都停在斑马线旁等候。这时,一名女高中生骑车自行车和另外一辆三轮电动车闯红灯,当三轮电动车驶过马路时,由西向东驶来一辆油罐车,小女生出于本能躲避了一下。从另外一个监控探头,我们可以看到,这辆油罐车在经过该路口时闯黄灯加速行驶,在遇到小女孩时,急转方向盘作了紧急避让,所幸,该事故没有发生。
警示:违法闯红灯危险,闯黄灯同样危险!
导入视频:
10、安全带是生命之带,它的作用有多大,你知道吗?(视频40秒)
系了安全带人就可以被牢牢固定在座位上,否则一旦发生交通意外,乘车人如果没系安全带,往往会被甩出车外。一辆小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不慎撞到路旁隔离护栏,由于没有系安全带驾驶,被甩出车外,而坐在后排的小孩因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幸免于难;另一台黑色小车因避让其他车辆,撞上了旁边护栏,后排人员因没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有调查数据显示:一起可能致人死亡的车祸中,安全带的作用可使车内人员的生还机会提高60%,发生正面撞车时,系了安全带可以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以减少死亡率44%;翻车时,可以使死亡率减少80%。
警示: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乘车依法系安全带的好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
导入视频:
同学们,安全带也是生命之带!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次,在广澳高速公路三角路段,一辆正常行驶的白色厢式货车突然失控,从最右侧车道撞到最左侧车道上一辆正常行驶的黑色轿车。白色货车损坏,而黑色轿车被撞后,车身在桥上翻滚数圈,更让人心惊的是车身并没有停下,而是翻滚后坠落20米深的桥底,轿车横架在水渠之上,车身严重扭曲变形。车里一共有四人,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他们已经自行从车里爬了出来,随后救护车将四名伤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事后交警了解到,事发当时,两车的司乘人员均佩戴安全带,虽然车辆经过猛烈翻滚后又坠落桥底,但是在安全带的作用下,司乘人员并没有被甩出车外,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伤,保住了性命。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自救,你们知道吗?
导入视频:(视频15秒)
发生交通事故应该怎么办?
发生事故千万不要“私了”,要就近寻求叔叔阿姨的帮助,及时通知自己的父母或老师,他们的电话号码要牢记!拨打“110”、“122”报警。一定要牢牢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颜色、大小等特征,以防肇事车辆逃逸。不要轻易移动伤者和车辆,保护好现场,确实需要移动的,也要划好详细标记,固定好现场证据。
今天《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平安出行“保护神”》,从三个方面、十个类别的内容给大家一个提示,希望能给同学们今后的安全出行和家庭幸福带来帮助。
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沐浴着习近平新时代党的阳光雨露,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少年立志、童心向党,好好学习,茁壮成长,从小自觉养成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成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最后,祝大家:每天高高兴兴来上学,平平安安回到家!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啦,同学们,再见!
